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拼音

所属合集

#大暑

注释

蕲竹:蕲竹为湖北蕲春所产的竹,可作簟、笛、杖。此处即指竹笛。 霜天:深秋的天。

大暑这天,黄庭坚去到友人家听人吹笛,这美妙的笛声如清风吹来,既解暑又不乏悠闲的情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蕲竹:湖北蕲春县特产的一种优良竹子,以其质地坚韧、声音清脆而著名。
  • 昭华:古代的乐器名,类似笛子,以制作精良、音色优美著称。
  • 玉人:此处指技艺高超的乐师,因其技艺精湛如玉般珍贵。

翻译

清脆的蕲竹仿佛能唤起水底潜藏的龙吟,那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应该在明亮的月光下吹奏着昭华笛。 何时才能让这笛声洗涤秋天的炎热,化作飘落在霜天中的落叶之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在水阁中聆听笛声的场景,诗人以瑰丽的想象,赋予了音乐以生动的动态和清凉的意象。"蕲竹能吟水底龙"运用拟人手法,将竹笛之声比作龙吟,既表现了乐曲的激昂与深远,又暗示了演奏者的技艺高超。"玉人应在月明中"进一步描绘出乐师在皎洁月光下的形象,增添了神秘和优雅的气氛。诗的后两句则借由"洗秋空热"和"散作霜天落叶风",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秋意的向往,以及笛声能够消解酷暑,带来宁静与诗意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清凉夏日的渴望。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