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工: 自然界的造物主,古人常以此比喻大自然的创造力。
- 蜂作婢,莺为使: 蜂儿忙碌地采蜜,如同婢女服侍主人;黄莺婉转歌唱,仿佛使者传达春的信息。
- 谷雨清明: 两个节气,大约在四月中下旬,正值春天植物生长旺盛时期。
- 玉蕊: 指花蕊,花朵的中心部分。
- 断肠红: 一种颜色艳丽、引人哀伤的花卉,此处可能指牡丹。
- 明日酒醒: 第二天早晨醒来。
翻译
骑马去探寻绽放的花朵,它们是否已经盛开?人和大自然的巧妙配合都不容易。无数次地绕着花丛转悠,蜜蜂忙得像婢女,黄莺唱得像使者。从谷雨到清明,时间匆匆流逝。白发的卢郎(卢郎,泛指男子)对春花的情意并未消减,夜晚他细心剪下娇嫩的花蕊。酒杯前面对着那令人心碎的红花,人儿眼中含泪,花儿却无心感知。明天醒来,怕是地上落英缤纷,一片狼藉。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春天赏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词中通过描绘花开花落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花的深情注视和采摘,展现了他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忧虑。同时,蜜蜂和黄莺的活动也寓言了生命的忙碌和活力。结尾处的“明日酒醒应满地”,既是对眼前景象的写实,也是对未来人生的预想,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