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谷雨
谷雨【去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
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物,静以承阳也。
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
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谷雨:农历三月中的节气,意指雨水充足,适宜种植谷物。
- 土膏脉动:土壤变得肥沃,地脉开始活跃。
- 雨读作去声:这里的“雨”是指雨水,古汉语中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的“雨”,指谷物播种时从上而下的灌溉。
- 《说文》云:引用《说文解字》的解释。
- 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因为漂浮水面,故称“萍”。
- 萍阳物:指浮萍是阳气上升的象征,因它静止水面接受阳光。
- 鸣鸠拂其羽:布谷鸟(鸠)开始振翅飞翔,拂过羽毛,发出叫声。
- 布谷:古人认为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催促农事。
- 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常在桑树上出现,是蚕丝将孵化的预兆。
- 戴胜一名戴鵀:戴胜鸟又名戴鵀,因其头部有特殊的毛冠。
- 《尔雅注》曰:引用《尔雅》一书的注释。
翻译
谷雨到来,在农历三月,这是雨水充足之后,土壤变得肥沃,地脉开始活跃。这时候,人们会再次在田间播种谷物,就像雨水滋润它们一样。古籍《说文解字》记载,“雨”原本读作去声,现在我们所说的“风雨”中的“雨”则读作上声,而“雨下”还是保持去声。
浮萍开始生长,它们随着水流漂浮,静静接受阳光。布谷鸟开始振动翅膀,发出叫声,仿佛在催促农人抓紧时间耕种。戴胜鸟则常常出现在桑树上,因为这是蚕卵即将孵化的季节,它们的到来仿佛是天空的恩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谷雨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古人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尊重。诗人通过对“雨”、“萍”、“鸣鸠”和“戴胜”的生动描绘,传达出春耕生产的喜悦和期待,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