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城望月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兔:古代神话中的月亮神,这里借指明亮的月亮。
  • 澄辉:清澈的光辉,形容月光皎洁。
  • 辽碣:古代地名,此处泛指辽阔的土地。
  • 映云光暂隐:月光穿过云层时短暂地消失。
  • 隔树花如缀:月光照在树上,花朵像装饰品般点缀其间。
  • 魄满:月亮盈满的状态,指月圆。
  • 桂枝圆:传说月中有桂树,此处象征圆满。
  • 轮亏:月缺,指月亮不完整。
  • 镜彩缺:形容月亮像镜子一样反射出的色彩缺失。
  • 临城却影散:月亮靠近城墙时,它的影子四散开来。
  • 带晕:月晕,月边的光圈。
  • 重围结:指月晕环绕月亮,形成一圈圈的光晕。
  • 驻跸:帝王出行时暂时停留的地方。
  • 九都:泛指京都或大城市。
  • 妖氛:这里可能指战争、灾难等不祥之气。

翻译

明亮的月亮刚刚升起,清辉洒满了辽阔的土地(辽碣)。 月光穿过云层时,短暂地藏于云后;月光照射在树上,花朵仿佛挂满了枝头。 月亮圆满如挂在桂枝上,但边缘已开始亏损,像镜子失去了光彩。 当月亮靠近城墙,它的影子四处散开;月晕环绕,如同重重的光带环绕着它。 皇帝在此停留,俯瞰下方的大城市,见证灾难阴霾的消散。

赏析

此诗描绘了唐代辽城夜晚的月景,以月亮的变化象征着安宁与祥和的到来。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生动地展现了月光在云层、树木间穿梭,以及月圆月缺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寓了国家治理者对于百姓福祉的关心。最后,"妖氛灭"表达了作者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定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深意。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