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秋月长老

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 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 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瑩。 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 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 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 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證。 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炯然:明亮的样子。
  • 鲜瑩:鲜明光亮。
  • 情尘:指世俗的烦恼和杂念。
  • 倏忽:迅速,突然。
  • 真性:本性,真实的自我。
  • 凡圣:凡人和圣人,指世俗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 虚空:空无所有,指超越物质形态的存在。
  • 无得亦无證:没有获得也没有证明,指超越了得失和证明的境界。
  • 寒山翁:唐代著名隐逸诗人寒山子,以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方式著称。

翻译

秋月清澈明亮,禅心也清净无染。 心与月两者都无瑕疵,如同明亮的大圆镜。 月光流动照亮万物,万物都显得鲜明光亮。 月影倒映在千江之中,千江都闪耀着光辉。 如果不清除世俗的烦恼,很快就会迷失真实的自我。 因此,学道之人在这点上区分凡人与圣人。 看待自己的身体如同虚空,既无所获得也无所证明。 伟大的寒山子,与你一同安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秋月与禅心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心境的追求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越。诗中“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明澈与纯净,而“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则警示人们要警惕世俗的干扰,保持内心的清明。最后,诗人以寒山子为榜样,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禅宗修养和对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

丁鹤年

丁鹤年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 3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