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 席上呈元素

· 苏轼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拼音

所属合集

#醉落魄

译文

今日的分别恍如昨日的汴京相别,人生漂泊如同浮萍,相聚衹是偶然,聚後的分别已经成为常态,陪伴的是孤独寂寞。叹衹叹,体弱多病,愁肠百转,纔知道一开始就都错了。 在这酒席之上,我们开怀痛饮吧,千万不要推辞啊。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嘛。早就约定辞官归隐,回归故里,可叹呐,一次又一次的失信。翘首西望,峨眉依稀可见,衹是徒然地羡慕白鹤的奋翅高飞。

注释

醉落魄:原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属「中吕调」。《尊前集》注「商调」,金词注「仙吕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此用旧曲另创新声。调名出自唐梅妃故事。唐·曹业之《梅妃传》:「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之曰采蘋。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官,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七赋。……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上无疏意,而二人相嫉,避路而行。……上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为我进御前也。』曰:『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李後主之作为始词。宋人晏小山此调四词,改调名为《醉落魄》,其体制与李词全同,为宋人常用之体。张子野词名《怨春风》,黄山谷词名《醉落拓》、李筼(Yún)房词名《章台月》。以李後主《一斛珠·晓妆初过》为正体,双调,五十七字,前後阕各五句、四仄韵。另有两变体,亦五十七字,前後阕各五句、四仄韵。 「席上呈元素」:元延祐本作「席上呈杨元素」。 元素:杨绘,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元素,号无为子。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进士。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皆有治声。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与宰相曾鲁公忤,改兼侍读,元素以「谏官不得其言则去」,不拜。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免役法行,元素陈十害,忤王介甫,罢知亳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宋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有《群经索蕴》、《无为编》、《西垣集》等。事见《范太史集·卷三十九·天章阁待制杨公墓志铭》,《宋史·卷三百二十二·杨绘传》。 萍飘泊:傅子立注:「萍无根,逐流而已,岂复有定居?杜子美诗:『浩荡逐浮萍。』」刘尚荣按:「杜句出《秦州见敕一作「除」目薛三璩一作「据」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浮』作『流』。」 离索:傅子立注引《礼记·檀弓上》:「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沦落:傅子立注引唐·白乐天《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刘尚荣按:「见《白氏长庆集·卷十二》,诗题『行』又作『引』。」 归飞鹤:傅子立注:「韩溉《咏鹤》:『王孙若问归飞处,万里秋风是故乡。』杜甫诗:『归羡辽东鹤。』」刘尚荣按:「《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八》韩溉卷中无此诗。或是其佚诗。杜句出《卜居》,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一》」龙榆生笺引晋·陶渊明《搜神後记·卷一·丁令威》:「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後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离冢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十月,苏东坡赴密州,杨元素还朝,两人自杭州同行至润州,分手时写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携:(fēn xié)分别,离别。
  • 离索:(lí suǒ)离群索居,指孤单寂寞的状态。
  • 尊前:(zūn qián)在酒樽之前,指酒席上。
  • 沦落:(lún luò)流落,遭遇困境。

翻译

分别的场景还如昨日一般清晰。人生在世,四处漂泊,就如那浮萍一般。偶尔能够相聚,却又很快面临分别,陷入孤单之中。我多病多愁,应该相信这是命运的错误安排。 在酒席上,那一笑就不要推辞拒绝了。在这天涯海角,我们同样都为沦落之人而感伤。故乡的山峦啊,我依旧辜负了这一生的约定。向西遥望峨眉山,心中长久地羡慕那能够归巢的飞鹤。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人生漂泊,聚少离多,以及自己的多病多愁,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叹。下阕则在酒席上强颜欢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还有对故乡的思念和未能履行归乡之约的愧疚。最后以羡慕归飞鹤结尾,进一步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