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应制二首

启重帷,重帷照文杏。翡翠藻轻花,流苏媚浮影。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 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蒲萄带。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洛滨春雪回,巫峡暮云来。 雪花飘玉辇,云光上璧台。共待新妆出,清歌送落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启重帷:揭开厚重的帷幕。
  • 文杏:指刻有花纹的杏木,象征华美。
  • 翡翠藻轻花:翡翠鸟羽毛上的花纹如轻盈的花朵。
  • 流苏媚浮影:装饰着流苏的帷帐,影子显得柔美动人。
  • 瑶笙:玉质的笙,古代的吹奏乐器。
  • 燕始归:春天燕子开始返回北方。
  • 金堂露初晞:华丽的厅堂里,露水刚刚蒸发。
  • 少女:此处比喻春风或佳人。
  • 虹共美人归:彩虹似乎与美人一起归来,增添神秘色彩。
  • 罗荐:丝织品铺垫的床席。
  • 擘鸳鸯被:分开鸳鸯图案的被子,暗示分离。
  • 绮衣:华丽的丝绸衣服。
  • 蒲萄带:饰有葡萄图案的腰带,象征富贵。
  • 残红艳粉:凋零的花朵和鲜艳的颜料。
  • 戏蝶流莺:嬉戏的蝴蝶和鸣叫的黄莺。
  • 洛滨春雪回:洛阳岸边的春雪消融。
  • 巫峡暮云来:巫山的傍晚云雾飘荡。
  • 雪花飘玉辇:雪花轻轻落在华丽的车驾上。
  • 璧台:玉石筑成的高台,代指宫殿。

翻译

揭开层层帷幕,光线洒在刻有花纹的杏木上。翡翠鸟的羽毛如轻花般在帷幔上浮动,流苏的光影摇曳生姿。春风吹过,仿佛少女的到来,而彩虹伴随着美人的归途。床席上已分开鸳鸯图案的被子,穿着华丽的丝绸衣裙,腰间系着葡萄图案的腰带。窗外,残红艳粉映入帘中,戏蝶流莺共舞。洛阳河畔的春雪开始融化,巫峡的暮云又飘然而至。雪花轻轻落在玉石般的车驾上,云光照亮了宫殿。我们一同等待,期待着新的妆扮,清脆的歌声伴随梅花的凋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华丽而富有诗意的宫廷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以及宫廷中的爱情故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翡翠、流苏、瑶笙、虹、鸳鸯等,既表现了宫廷的奢华,也渲染了情感的微妙变化。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春雪、暮云,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流转和情感的深沉。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与哀婉,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短暂美好时光的惋惜。

上官仪

上官仪

初唐宰相、诗人、著名御用文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人,上官婉儿的大父,常为皇帝起草诏书。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太宗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历任秘书郎、起居郎。高宗永徽初,历秘书少监,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拜相,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公元665年1月)因谏高宗废皇后武则天,为则天所嫉恨。麟德元年,又以与废太子李忠合谋反武则天,下狱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上官仪工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诗风绮错婉媚,时号“上官体”。有集,佚。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