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正
时雍表昌运,日正叶灵符。
德兼三代礼,功包四海图。
踰沙纷在列,执玉俨相趋。
清跸喧辇道,张乐骇天衢。
拂蜺九旗映,仪凤八音殊。
佳气浮仙掌,熏风绕帝梧。
天文光七政,皇恩被九区。
方陪瘗玉礼,珥笔岱山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时雍: 指时代安定,社会和谐。
- 表昌运: 表示吉祥的运数。
- 日正: 日中之时,象征光明与公正。
- 叶灵符: 合应神灵的吉祥符号。
- 德兼三代: 道德品质超越了夏、商、周三代。
- 功包四海图: 功绩遍布天下,如同地图般广阔。
- 踰沙: 远涉沙漠,形容行程艰辛。
- 执玉: 手持玉器,可能指朝会时的礼仪。
- 俨相趋: 整齐有序地行进。
- 清跸: 清静的车驾,皇帝出行时的前导。
- 辇道: 专供皇帝乘坐的车道。
- 张乐: 张设音乐,庆祝或迎接重要场合。
- 骇天衢: 音乐声震动整个城市街道。
- 拂蜺: 指旗帜随风飘扬,遮蔽天空。
- 九旗: 多种不同颜色或图案的旗帜。
- 仪凤: 凤凰般的仪仗,象征尊贵。
- 八音: 中国古代的八种乐器,代表音乐的丰富多样。
- 佳气: 祥瑞之气。
- 仙掌: 可能是指宫殿的装饰物,寓意神仙庇佑。
- 熏风: 和煦的南风,象征温暖和宜人。
- 帝梧: 皇帝所居宫殿的梧桐树,象征皇权。
- 天文光七政: 天文现象显现出国家的治理秩序。
- 皇恩: 皇帝的恩泽。
- 九区: 全国各地,泛指天下。
- 瘗玉: 埋玉,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 珥笔: 插笔于耳边,表示官职,此处指担任祭典官员。
- 岱山: 泰山,古代祭天的重要地点。
翻译
在盛世的和平年代,阳光普照,仿佛神灵的祝福。皇帝的美德超越了夏、商、周三朝的礼制,他的功绩遍布天下。人们穿越沙漠,手捧玉器,整齐地走向朝会。清静的车驾在宽阔的道路上行进,伴随着宏大的音乐声,震撼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旗帜如虹,音乐独特,祥瑞之气围绕在宫殿周围,温暖的风吹过皇帝的梧桐树。天文景象昭示着国家的秩序,皇帝的恩惠遍及全国。此刻,我陪同他参与神圣的埋玉仪式,在泰山脚下担任重要的祭典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隋朝大臣岑文本献给皇帝的颂歌,赞美了隋朝的繁荣昌盛,皇帝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日正、灵符、九旗、仪凤等,构建出一幅宏伟而祥和的皇家景象。同时,通过描绘皇帝的礼仪活动和天文现象,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国家治理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典雅,格调庄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盛世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