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弦

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 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 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 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国:指古代的蜀地,即今天的四川一带。
  • :这里指琴弦,代指音乐或琴曲。
  • 西蜀:即蜀地,因其位于中国西部,故称西蜀。
  • 天府:指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这里特指蜀地。
  • 擅沃饶:擅长或拥有丰富的物产。
  • 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北。
  • 锦城:即成都,因盛产锦绣而得名。
  • 九折路:形容道路曲折险峻。
  • 七星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成都附近的桥梁。
  • 琴心:指琴曲的意境或情感。
  • 令客:使者或宾客。
  • :邀请。

翻译

西蜀之地被誉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以物产丰富著称。 傍晚时分,玉垒山的云彩如浮动在天空,而锦城的朝阳则映照着整个城市。 向南寻觅那曲折险峻的道路,向东则可上到七星桥。 如果琴曲的情感容易理解,那么邀请宾客又岂是难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蜀地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通过“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美景。诗中“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则进一步以地理特征来体现蜀地的险峻与壮美。结尾的“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则巧妙地将音乐与邀请宾客联系起来,表达了蜀地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氛围也同样宜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卢思道对蜀地的热爱与赞美。

卢思道

卢思道

隋范阳人,字子行,小字释怒。聪明俊逸。师事邢劭,复从魏收借书读,数年后才学兼优,工诗善文。初仕北齐。文宣帝卒,朝士各作挽歌,魏收等只得一二首,惟思道独多,得八首,时人称“八米卢郎”。所著《劳生论》指斥官场丑态,切中时弊。北周武帝平齐,迁武阳太守。入隋为散骑侍郎。卒于京,年五十二。今传《卢武阳集》一卷。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