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鸣蝉篇
注释
- 卢思道:隋代诗人。
- 群嘶玉树里:嘶,鸣叫。玉树:本指神话中仙树,此处可理解为美丽的树木。
- 回噪金门侧:金门:汉代宫门名,这里代指宫殿附近。
- 清露供朝食:朝(zhāo),早晨,清晨的露水作为蝉的食物。
- 流乱罢还续:鸣声断断续续,凌乱。
- 酸伤合更离:声音中充满悲伤,好像在诉说离合。
- 超忽:遥远渺茫。
- 芜没:荒芜,杂草丛生。
- 坐见:空自看着。
- 河流带地从来崄(xiǎn):崄,同“险”,河流环绕大地,地势一直险峻。
- 峭路干天不可越:干(gān),冲。陡峭的山路高耸入天难以跨越。
- 红尘早弊陆生衣:陆生:指西汉陆贾。此处说路途奔波,尘世的奔波早已使衣服破旧。
- 明镜空悲潘掾(yuàn)发:潘掾:指西晋潘岳。这里用潘岳头发变白叹息时光流逝,空自悲伤。
- 鸣钟列鼎自相求:鸣钟列鼎,指富贵人家的生活排场,人们都在追求这种富贵生活 。
- 渐台:汉代建章宫的台名,在太液池中 。
- 太液:汉代池名,在长安城西。
- 甲观:汉太子宫中的观名。
- 龙楼:汉代太子宫门名,后泛指太子所居之宫。
- 说客恒持小冠出:说客常常戴着小冠出门活动。
- 越使常怀宝剑游:越国使者时常佩着宝剑出游。
- 尚主:娶公主为妻。
- 讵念嫖姚嗟木梗:讵(jù),怎。嫖姚,这里用霍去病官名代指武将。木梗指木偶人,感慨武将如木偶一样身不由己。
- 田单倦土牛:田单以火牛阵破敌,这里说他陷入疲惫。
- 离离:茂盛的样子。
- 独校子云书:子云,西汉扬雄字,独自校对扬雄所著的书,这里体现一种寂寞的学术活动。
- 驱少游马:少游,东汉马少游,满足于平凡生活,这里指过简单自在生活。
翻译
听那蝉儿鸣叫,这声音里饱含无尽悲伤。在美丽的玉树间蝉群嘶鸣,在宫殿附近鸣声回荡。长风送来蝉儿夜晚的叫声,清晨的露珠是它们的食粮。夜晚的微风、清晨的露水对蝉来说倒是很适宜,在秋日的高枝上独鸣却无人能全懂它的哀伤。蝉儿小小的身子藏在几片树叶间,悲哀地鸣叫着抱定一根树枝。鸣声凌乱,停歇一阵又继续,那悲伤好像在诉说着聚了又散的沧桑。旁人刚刚听上一会儿心肠就要断裂,远方的游子才听到声音泪水就已先流。故乡已经遥远渺茫,家中的庭院正荒芜杂草丛生。一天又一天,空自看着秋夜渐凉的明月。河流环绕大地地势向来险恶,陡峭的山路高耸入云难以跨越。在尘世中奔波早已使衣着破旧,对着明镜空自悲叹头发像潘岳一样变白。长安城是帝王所在的繁华都城,人们都在追求鸣钟列鼎般的富贵生活。向西眺望可见临着太液池的渐台,向东瞻望能看到接近龙楼的甲观。说客常常戴着小冠外出活动,越国使者时常佩着宝剑四处游历。学仙不成却先娶了公主,探寻河源无果却已经封侯。富贵功名大多都有预料,繁华轻薄的生活看似没有忧愁。可是谁能想到如霍去病那样的武将身不由己的感慨,又有谁记得田单那样的将领也会身心疲惫。还是回去吧,回到青山之下。秋菊长得十分茂盛每日都可采摘把玩,独自在山林旷野中以干鱼为食设宴自乐。与其像扬雄那样寂寞地校书,不如像马少游那样过着自在随性的平凡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蝉鸣,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篇以听蝉悲起笔,营造出一种哀伤氛围。诗中描绘了蝉在不同环境中的鸣叫声,借蝉鸣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诗人一方面感慨自己漂泊在外,故乡荒芜,时光流逝,如“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写出了漂泊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对岁月蹉跎的无奈。另一方面,诗中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富贵场景,以及人们对功名的追逐,“长安城里帝王州。鸣钟列鼎自相求”等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世俗追求的复杂态度,既有羡慕又有批判。同时,诗人通过“讵念嫖姚嗟木梗。谁忆田单倦土牛”等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借古喻今,抒发自己内心深处得不到理解和施展才华的苦闷。诗的结尾,诗人向往返回青山,过简朴自在的生活,“归去来。青山下”表明了他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在复杂尘世中的挣扎与抉择。整首诗情感丰富深沉,用典自然巧妙,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