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塞:边关要塞,指边防地区。
  •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象征仙境。
  • 拂林:轻拂树林,形容微风轻轻吹过。
  • 响谷:山谷中回荡的声音。
  • 罗影:丝罗般的云影。
  • 泛水:水面飘动,形容风吹过水面。
  • 劳歌:劳役者唱的歌,此处指颂扬风力的歌曲。
  • 大风曲:《大风歌》,刘邦所作,歌颂壮志豪情。
  • 威加四海清:形容风的力量强大,使天下安宁。

翻译

在荒凉的边关地带,风轻轻地吹起,从天际的仙境飘落而下。 它拂过树林,使得花朵的颜色斑斓纷乱;在山谷间,鸟儿的声音因风而分开,各自鸣叫。 云朵的影子在风的吹拂下散开,如同丝罗般轻盈;风又吹动水面,仿佛织出一幅动态的图案。 人们唱起赞风的歌,就像当年刘邦高唱《大风歌》一样,风的力量带给世间清朗与和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的形象,展现了风的威力和温柔。首句以“萧条”、“关塞”渲染了背景,而后通过“拂林”、“响谷”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风的动态。诗人以“罗影散”、“泛水文生”比喻风的轻盈和灵动,形象鲜明。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借“劳歌大风曲”和“威加四海清”,表达了风对于国家安定的贡献,同时也寓含了诗人作为帝王的雄心壮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诗歌艺术。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