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旧宅二首其一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丰:古代县名,今陕西临潼东北。
  • 翠辇(niǎn):装饰华丽的绿色马车,指帝王或贵族所乘的车辆。
  • 谯邑:地名,古代位于今安徽亳州一带,有谯楼,此处代指旧宅所在地。
  • 鸣笳(jiā):吹奏军乐中的笳声,此处可能象征着主人的到来或离去。
  • 一径断:小路荒废,中断无人行走。
  • 苔古:古老的青苔,暗示时间久远。
  • 半阶斜:台阶上长满了倾斜的苔藓,显得破败不堪。
  • 前池:住宅前方的池塘。
  • 昔树:过去的树木,即指旧宅周围的树。
  • 今花:如今生长的新花,可能是指春天的新绿或花朵。

翻译

在新丰县,停下华丽的翠色马车,谯邑之地,传来阵阵笳鸣。昔日繁盛的园林,如今只有一条荒芜的小径,苔藓覆盖的台阶倾斜而破旧。从前的池塘已不见往日的清水,过去的树木却依然开花。从这旧宅一日离别,从此四海便成了我的家。

赏析

这首诗是李世民回忆旧居的感慨之作。他以皇帝的身份,通过描绘新丰旧宅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展现了曾经的荣华与今日的静寂对比,"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则刻画了岁月的痕迹。"昔树发今花"寓意着尽管人事变迁,但自然的生命力仍在延续。最后两句,诗人以壮志豪情收束全篇,表达了即使离开故土,也要开创四海为家的雄心壮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