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岸曲:河流弯曲的河岸。
- 非千里:并非一望无际的长河。
- 桥斜:桥身倾斜的设计。
- 异七星:桥的形状像天上的北斗七星。
- 辇:古代帝王乘坐的车。
- 度:通过,这里指车辆过桥。
- 浪惊:波浪冲击桥体。
- 文鹢:装饰有花纹的鹢舟,古代用于祭祀或庆典。
- 缆转:船缆转动,暗示船只移动。
- 锦花:锦绣般的花纹,形容缆绳美丽。
- 萦:缠绕,这里指缆绳绕着桥柱。
- 轮影:车轮投下的影子,反映行进动态。
- 轻重:指行人走动的轻重,影响桥的震动。
翻译
河岸并不漫长,桥梁倾斜仿佛七颗星排列, 短暂低下是为了让皇帝的车驾顺利通过, 再升高时又因浪涛而颤动。 水流摇曳,连带着装饰华丽的船也跟着移动, 缆绳旋转如锦带般缠绕在桥柱上。 行人的脚步远近,车轮的影子也随之变化, 他们的轻重,桥身都能感知。
赏析
李世民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浮桥的独特风貌,既注重细节刻画,又富有动态感。首联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桥的巧妙设计和河岸的蜿蜒。颔联通过“暂低”与“还高”的对比,表现了桥的实用性和动态之美。颈联用水流和船缆的动态来衬托桥的稳固与美感,尾联则进一步通过轮影和行人轻重的描写,展现出桥与周围环境及人群的互动关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