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鸾殿早秋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门: 古代边关之一,位于今天的北京附近。
  • : 树叶。
  • 小山枝: 指小山上的树枝。
  • 松阴: 松树下的阴影。
  • 背日: 避开阳光。
  • 竹影: 竹子的影子。
  • 提壶: 古代酒器名,此处借指饮酒赏景。
  • 菊花岸: 秋季菊花盛开的地方。
  • 高兴芙蓉池: 对芙蓉花盛开的池塘感到高兴。
  • 燕不窥: 燕子不再来筑巢,暗示秋意已深。

翻译

寒意侵袭了蓟门的树叶,秋天在小山的枝头悄然绽放。 松树的阴影随着太阳移动,竹影在风中摇曳。 在菊花盛开的岸边举杯畅饮,对盛开的芙蓉花心生欢喜。 想要知道秋意已深,只看空巢的燕子不再来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早秋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李世民展现了秋天的转换与自然的生机。首句以“寒惊”一词,传递出秋风的突然降临,让树叶感受到了凉意。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松阴和竹影的动态描写,展现出早秋光影的变化,富有动态美。诗人陶醉于菊花和芙蓉的美景,寓情于景,流露出内心的愉悦。最后,通过燕子不再筑巢这一细节,含蓄地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寂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唐代帝王的文采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