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郊歌五首青帝歌角音

震宫初动,木德惟仁。 龙精戒旦,鸟历司春。 阳光煦物,温风先导。 岩处载惊,膏田已冒。 牺牲丰絜,金石和声。 怀柔备礼,明德惟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主管春天和农业。
  • 角音: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之一,对应木,象征生长和春天。
  • :朝代名,公元581年至618年。
  • 牛弘:隋朝官员,曾奉诏创作此诗。
  • 震宫:八卦之一,代表东方,与木对应。
  • 木德:古代以五行(金、木、水、火、土)配五德,木德象征生长和仁爱。
  • 龙精:龙的精华,古人常以龙象征皇权或春天的生机。
  • 戒旦:即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 鸟历司春:鸟儿按照时节更替,春天是它们活动的季节。
  • 阳光煦物:温暖的阳光照耀万物生长。
  • 温风:春风,温暖的风。
  • 岩处:山石之地,隐秘之处。
  • 膏田:肥沃的土地。
  •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纯色无瑕的动物。
  • 丰絜:丰盛且洁净,形容祭品充足且纯洁。
  • 金石和声:指乐器的声音和谐,也象征着礼仪的庄重。
  • 怀柔:怀有仁慈之心,安抚人心。
  • 明德:光明的品德,美德。

翻译

春天来临,东方青帝主宰,木行的特性带来仁爱。黎明时分,龙的精神焕发,鸟儿们开始活跃在春天的舞台。阳光普照,和煦的春风引领万物生长。深山之中,生命苏醒,肥沃的土地开始展现生机。祭祀的祭品洁净丰富,音乐和谐如金石相击。礼仪周全,美德犹如芬芳四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祭祀的仪式,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仁政的向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龙、鸟、阳光和春风,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希望。同时,通过祭祀的细节,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明德的追求,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和谐与仁爱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