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阎子静廉访翰学二首

· 方回
文星炯炯照勾吴,草诏金銮旧老儒。 今□□公高北斗,后身白傅到西湖。 要途未若閒官乐,心服□□貌敬殊。 臭味果能有投合,及门岂在急抠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星:指文曲星,古代传说中主宰文运的星宿。
  • 炯炯:形容明亮。
  • 勾吴:地名,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草诏金銮:指在金銮殿上起草诏书,古代皇帝的文书工作。
  • 老儒:年老的学者。
  • 北斗:北斗星,古代常用来比喻地位崇高的人。
  • 后身:转世之后。
  • 白傅: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太子少傅。
  • 閒官:指闲职,不忙碌的官职。
  • 貌敬:表面上尊敬。
  • 臭味:比喻兴趣或爱好。
  • 抠趋:急于追求。

翻译

文曲星明亮地照耀着吴地,那位在金銮殿上起草诏书的老儒,如今转世为高贵的北斗星,后身则转世为白居易来到西湖。重要的职位未必比闲职更快乐,内心真正佩服的人,外表上尊敬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兴趣爱好真的能够相投,那么加入门下又何必急于追求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文星、老儒、北斗星和白居易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文人的崇高地位和转世再生的想象。诗中“要途未若閒官乐”一句,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淡泊态度,认为闲职更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朋友不需要急于求成,而是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文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