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苕水:即苕溪,在今浙江省境内,流经湖州等地。
-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
- 一篷霜:形容月光照在船篷上,如同覆盖了一层霜。
翻译
苕溪的水面静悄悄的,像一面镜子闪着光亮,渔家的孤舟静静地停泊在水中央。这幅景象谁能用十幅生绢画出来呢?只见一轮斜月挂在天空,月光洒在船篷上,仿佛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霜。
赏析
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渔村夜景图。诗中“苕水无声镜面光”一句,既描绘了苕溪的宁静,又通过比喻赋予了水面以镜子的光洁与明亮。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艺术的创作难题相结合,表达了画家难以捕捉这瞬间美景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遐想。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雨凉晓思 》 —— [ 元 ] 方回
- 《 题王起宗大横披水墨作远淡势 》 —— [ 元 ] 方回
- 《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 》 —— [ 元 ] 方回
- 《 七十翁五言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龙寺僧惠璋入石诗装为一轴求士大夫赞颂紫阳山下方回之先人字元章嘉定甲戌与晦静先生同年为下偈言而不及此意可乎仲材能作祇夜回作伽佗可也 其三 》 —— [ 元 ] 方回
- 《 癸巳生日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晚登会真道堂望庐山大江作 》 —— [ 元 ] 方回
- 《 二十七日又大雪凡半月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