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寸阴:极短的时间。
- 分计:以分为单位计算。
- 千囷:千仓,形容极多。
- 假寐:小睡,打盹。
- 倏忽:突然,迅速。
- 摇落:指树叶凋落。
- 讵忍:岂能忍心。
翻译
在三月三十日,唐朝有一位贫穷的诗人。他舍不得春天,不愿让它轻易流逝,因此与朋友一起坐到深夜直至清晨。这体现了守岁的意义,虽然行为看似愚笨,但心意已经十分虔诚。他珍惜每一寸光阴,认为每一分时间都价值连城。他担心在打盹的瞬间,春天就会突然消失。如今到了九月的最后一天,我这个虚弱的老人感到尤为心酸。看到树叶凋落我开始悲伤,回首往事忽然一切都已陈旧。我怎能忍心抛弃旧日的菊花,又怎能突然欣喜地迎接新来的梅花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位贫穷诗人对春天的珍惜,表达了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主题。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强调时间的宝贵,“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