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秋晓

· 方回
今日定复热,月落色亦红。 东方垂欲明,忽被林雾浓。 已有牧牛儿,出没黯淡中。 暗行三十里,兀兀视马鬃。 天宇悉已白,始见真秋容。 宿鹭起空际,鸣雀出林丛。 何所最可喜,稻熟岁粗丰。 人世强食弱,生生终不穷。 干戈汹海宇,幸存兹老农。 古来几魏徵,死为田舍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兀 (wù wù):形容专注、出神的样子。
  • 宿鹭 (sù lù):夜晚栖息的鹭鸟。
  • 生生 (shēng shēng):指生命的繁衍和延续。
  • 干戈 (gān gē):指战争。
  • (xiōng):形容波涛汹涌,这里比喻战乱频繁。
  • 海宇 (hǎi yǔ):指天下、世界。
  • (zī):这里。
  • 魏徵 (wèi zhēng):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田舍翁 (tián shè wēng):指普通的农夫。

翻译

今天早晨天气异常炎热,月亮落下时,天边还泛着红色。东方即将破晓,突然被浓密的林雾所遮掩。已经有牧童骑着牛儿,在朦胧的晨光中出没。我默默地行走了三十里路,专注地凝视着马鬃。天际渐渐变得全白,这才真正显现出秋天的面貌。夜晚栖息的鹭鸟从空中飞起,鸟儿也从树林中鸣叫着飞出。最令人欣喜的是,稻谷成熟了,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在这个世界上,强者欺凌弱者,生命的繁衍却永无止境。战乱席卷整个世界,幸好这里还保留着一位老农。古时候有像魏徵这样的名臣,最终也不过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农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田园景象,通过对比天色的变化和农夫的劳作,表达了对和平与丰收的向往。诗中“东方垂欲明,忽被林雾浓”描绘了清晨的朦胧美,而“宿鹭起空际,鸣雀出林丛”则生动地展现了清晨的生机。最后通过对“干戈汹海宇”和“幸存兹老农”的对比,抒发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田园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