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唐询华亭十咏顾亭林

· 王艮
华亭郭西偏,云是陆瑁居。 宅墓了不存,况此池中鱼。 纤鳞依藻荇,采取无复馀。 皇风反淳古,数罟或可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亭:地名,今上海市松江区。
  • 郭西偏:城西偏僻的地方。
  • 陆瑁:人名,三国时期吴国名士陆绩之子。
  • 了不存:完全不存在。
  • 纤鳞:细小的鱼鳞,指小鱼。
  • 藻荇:水草。
  • 无复馀:不再有剩余。
  • 皇风:指帝王的教化。
  • 反淳古:回归到古代的淳朴状态。
  • 数罟:细密的渔网,这里指捕鱼的方式。

翻译

在华亭城的西边偏僻之处,据说曾是陆瑁的居所。 如今宅邸和墓地都已不复存在,更何况是池中的鱼儿。 小鱼依附在水草之间,人们已经无法再捕捞到它们。 帝王的教化使社会回归到古代的淳朴,或许可以除去那些细密的渔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华亭城西偏僻之地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怀念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陆瑁居所和墓地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消逝和遗忘。而池中鱼儿的纤细和依附水草的生存状态,则隐喻了人们在变迁中的脆弱和依赖。最后,诗人通过对“皇风反淳古”和“数罟或可除”的期望,表达了对社会回归淳朴和减少过度捕捞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王艮

元绍兴诸暨人,字止善。为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致用。起家为吏。后历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核减盐引,除运船为风所败者之粮。迁江浙行省检校官,迁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奸人诬两省民巨额迹避田赋,艮皆破其诳妄。后以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