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次韵全君玉有怀二首

· 方回
全老忽贻寒夜句,岁阑吾党久离群。 一场噩梦三千字,百载颓龄七八分。 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 乡傩礼失求诸野,小鬼应犹畏灶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除: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全君玉:人名,诗人的朋友。
  • 岁阑:岁末,年底。
  • 吾党:我们这一群人。
  • 噩梦:可怕的梦。
  • 百载颓龄:指人的一生,百载即百年,颓龄指衰老的年纪。
  • 挽前轩此士:挽留这位前来的士人。
  • 端能殿后栋斯文:能够作为文化的支柱。
  • 乡傩:古代农村在冬至后举行的驱邪仪式。
  • 小鬼:指乡傩中的小鬼形象。
  • 灶君:古代民间信仰中的灶神,负责记录家中善恶,年终向天帝报告。

翻译

全老忽然在寒冷的夜晚送来诗句,岁末之际我们这一群人已经久别。 一场噩梦写了三千字,我这一生已近尾声,大约只剩七八分。 谁能挽留这位前来的士人,他能够作为文化的支柱。 在乡傩的仪式中失去了传统,我们只能在民间寻找,小鬼应该还是畏惧灶君的。

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在元代所作,通过对友人全君玉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文化传承的感慨。诗中“一场噩梦三千字”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沉重和人生的无常,而“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则体现了对文化传承者的珍视和对文化未来的担忧。最后一句“乡傩礼失求诸野,小鬼应犹畏灶君”则巧妙地运用民间信仰,暗示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根深蒂固,即使形式有所失传,其精神内核仍被人们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