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 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 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馀足储峙。 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9月7日或8日,此时气温开始下降,露水增多。
  • 茎叶:植物的茎和叶子。
  • 纷委:纷纷凋落。
  • 禾黍:泛指庄稼。
  • :成熟。
  • 都鄙:城市和乡村。
  • :古代容量单位,一庾等于十六斗。
  • :古代容量单位,一轨等于十六斛。
  • 输官:缴纳给官府。
  • 储峙:储备。
  • 冻馁:受冻挨饿。
  • 妻子:妻子和儿女。
  • 优游:悠闲自得。
  • 茅檐:茅草覆盖的屋檐,指简陋的房屋。
  • 卒岁:度过一年。
  • 元有象:原本就有这样的景象。
  • 治世:太平盛世。

翻译

白露时节,百草的茎叶日渐凋落。此时庄稼成熟,谷物遍布城市和乡村。郊外堆积如山的粮食,城市里也是满满的粮仓。人们说农家生活快乐,这种快乐谁能相比?租税缴纳给官府后,剩余的粮食足够储备。否则,一旦风雪来临,寒冷和饥饿就会降临到妻子和儿女身上。在茅檐下悠闲自得地生活,或许可以安然度过一年。太平盛世原本就有这样的景象,治世就是如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露时节农家丰收的景象,通过对比农家生活的自给自足与官府税收的合理性,展现了太平盛世的美好。诗中“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一句,既表达了农家生活的满足与快乐,也暗含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结尾“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治世之下的和谐与安宁。

赵孟頫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