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县尹山居

· 赵汸
山上新亭荫白茅,亭前栖鹤可窥巢。 泉流谷口禽争浴,叶拥篱边犬自跑。 日出山童歌竹外,雨收林鹊影花梢。 卜邻亦有餐霞客,谩与严光赋解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窥巢(kuī cháo):偷看鸟巢。
  • :围绕。
  • 篱边:篱笆旁边。
  • 山童:山中的孩童。
  • 林鹊:树林中的喜鹊。
  • 餐霞客:指隐士,因为餐霞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式,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生活。
  • 谩与:随意与。
  • 严光:东汉时期的隐士,以隐居不仕著称。
  • 赋解嘲:写诗文来自我解嘲。

翻译

山上新建的小亭覆盖着白茅草,亭前的鹤可以偷看它们的巢。 泉水在谷口流淌,鸟儿争相沐浴,树叶围绕着篱笆边,狗儿自在地奔跑。 日出时,山中的孩童在竹林外唱歌,雨停后,林中的喜鹊在花梢上留下影子。 我也想与那些餐霞的隐士为邻,随意与严光一起写诗文来自我解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山中的清新与和谐。诗中“山上新亭”、“泉流谷口”、“叶拥篱边”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山居的环境特色。后两句通过“山童歌竹外”和“林鹊影花梢”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的美感。结尾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与餐霞客为邻,与严光共赋解嘲的情怀,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