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尊德善琴工画

· 刘诜
刘郎善琴如雍门,万感毕赴指下弦。和如威凤鸣若木,阊阖荡荡开晴天。 怨如玄猿啸遥夜,酸风孤马行穷边。刘郎善画如郑虔,落笔飞雨大化悬。 豪鹰秋翻代北月,饥雁暮下江南烟。悲厓哀壑远萧瑟,断芦短荻寒芊绵。 洞庭广野神忽动,秋风六合心高骞。九成韶钧梦舜日,万骑羽猎思秦川。 惜哉流落世未识,酒酣自赏诗千篇。呜呼明时才艺衮衮班集贤,安得有力贡之至尊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雍门:古代琴曲名,这里比喻刘郎琴艺高超。
  • 阊阖(chāng hé):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形容琴声开阔。
  • 玄猿:黑色的猿猴,常用来形容哀怨的声音。
  • 郑虔:唐代著名画家,这里比喻刘郎画艺精湛。
  • 大化:大自然的变迁。
  • 代北:指北方边疆。
  • 芊绵(qiān mián):草木茂盛的样子。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韶钧:古代乐曲名,这里指美好的音乐。
  • 羽猎:古代帝王打猎时,用羽毛装饰车辆,这里指帝王的活动。
  • 衮衮(gǔn gǔn):形容众多、连续不断。

翻译

刘郎擅长弹琴,技艺高超如同古代的雍门,手指下的琴弦能表达出万种情感。琴声和谐时,如同凤凰在若木上鸣叫,天门大开,晴空万里;琴声哀怨时,如同黑猿在长夜中悲鸣,寒风中孤独的马匹行走在边疆。刘郎又擅长绘画,画技堪比唐代的郑虔,笔下生风,画出大自然的壮丽。画中的豪鹰在秋天的代北月下翻飞,饥饿的大雁在暮色中飞过江南的烟雾。画面中的悲凉山崖和萧瑟的荒野,断芦和短荻在寒冷中茂盛。洞庭湖和广阔的野地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秋风扫过六合,心境高远。梦想中的美好音乐和帝王打猎的场景,让人怀念古代的辉煌。可惜,刘郎的才华在这个世界上还未被赏识,只能在酒酣之时,自己欣赏自己的诗篇。啊,在明朗的时代,才华横溢的人们如云集贤,却难以有人将他推荐给至尊。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刘郎的琴艺和画技,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刘郎艺术的魅力。诗中不仅描绘了刘郎琴声的和谐与哀怨,还通过画作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荒凉,以及内心的激荡和高远。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郎才华未被赏识的遗憾,以及对明时才艺得到重视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刘诜对艺术家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评价。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