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渊明像

诗中甲子春秋笔,篱下黄花雨露枝。 便向斜川频载酒,风光不似义熙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中国传统纪年法,六十年一个周期,这里指陶渊明的诗作。
  • 春秋笔:指陶渊明诗作中的历史记载和评论,春秋笔法通常指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
  • 篱下:篱笆下,指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场景。
  • 黄花:菊花,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诗句。
  • 斜川:地名,陶渊明曾在此游玩。
  • 载酒:带着酒,指陶渊明喜欢饮酒的生活习惯。
  • 义熙:东晋安帝的年号,这里指陶渊明生活的时代。

翻译

陶渊明的诗作中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如同春秋时期的笔法,篱笆下的菊花在雨露中更显生机。他常常带着酒前往斜川游玩,但那里的风光已不再像他生活的义熙时代那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陶渊明的诗作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陶渊明及其时代的怀念。诗中“甲子春秋笔”和“篱下黄花雨露枝”分别以陶渊明的诗作和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和自然之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斜川的风光和义熙时代,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陶渊明的精神风貌和诗人对前贤的敬仰之情。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