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壶松岩萧寺图

雨过鹧鸪啼歇,日斜猿兕声高。 湖上长烟漠漠,山中古寺迢迢。 人立东皋清眺,帆归西浦寒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鹧鸪:zhè gū,一种鸟类,常在诗词中象征哀怨或思乡之情。
  • 猿兕:yuán sì,猿猴和犀牛,这里泛指山中的野兽。
  • 长烟:cháng yān,指远处的烟雾。
  • 漠漠:mò mò,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遥远。
  • 东皋:dōng gāo,东边的田野或高地,常用来指田园或乡村。
  • 西浦:xī pǔ,西边的码头或水边。

翻译

雨停后,鹧鸪的啼声渐渐消歇,夕阳斜照,猿猴和犀牛的叫声在山中回荡,显得格外高亢。湖面上,长长的烟雾弥漫,山中的古寺显得遥远而神秘。一个人站在东边的田野上,远眺着这一切,而西边的码头,归帆随着寒潮缓缓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山中的宁静景象。通过鹧鸪、猿兕的啼声,以及长烟、古寺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远。东皋清眺与西浦寒潮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与美好。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