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杂赋三首石洞

· 刘诜
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间。 炯如玉琐窗,屈曲相交关。 泠然落幽罅,隐约闻佩环。 择石踞其高,兀兀相对閒。 日宴遂相酌,持觞看青山。 疏雨作还止,徘徊澹忘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é):干涸,水枯竭。
  • (jiǒng):明亮,光亮。
  • 琐窗:雕刻有连环形花纹的窗户,这里比喻石洞中的景象。
  • 屈曲:弯曲,曲折。
  • 交关:交错,相互连接。
  • 泠然 (líng rán):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幽罅 (yōu xià):幽深的裂缝或缝隙。
  • 佩环:古代女子佩戴的玉制饰品,这里比喻水声。
  • 择石:挑选石头。
  • 兀兀 (wù wù):形容山石高耸的样子。
  • 日宴:日暮时分的宴饮。
  • (shāng):古代饮酒器具,这里指饮酒。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澹忘 (dàn wàng):悠然忘返。

翻译

冬日干旱,水流愈发稀少,微弱的水流在石缝间缓缓流淌。石洞内明亮如玉雕的窗户,曲折交错,宛如迷宫。清脆悦耳的水声从幽深的裂缝中传来,隐约间仿佛能听到佩环的叮咚声。我挑选了一块高耸的石头坐下,与周围静谧的环境相对无言。日暮时分,我在这里饮酒,举杯欣赏青山的美景。稀疏的小雨时作时止,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徘徊,悠然自得,忘却了归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石洞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石洞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炯如玉琐窗”、“泠然落幽罅”,生动地勾勒出了石洞的神秘与美丽。同时,诗人通过“择石踞其高”、“日宴遂相酌”等句,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