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彦文诗卷兼送南归

东周离黍先亡雅,南楚崇兰又变骚。 上下汉唐观体裁,古今李杜擅雄豪。 青林晓日鸣双鸟,碧海秋风钓六鳌。 白发诗翁会天趣,吴山一笑返渔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黍:指《诗经·小雅》中的《黍离》篇,后泛指离别之情。
  • 崇兰:指《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楚地的文学作品。
  • 变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楚地的文学作品。
  • 体裁:文学作品的样式和类别。
  •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
  • 雄豪:雄壮豪放。
  • 青林:青翠的树林。
  • 碧海:碧蓝的大海。
  • 六鳌:神话中的六只巨鳌,这里指海中的巨物。
  • 天趣:自然的情趣。
  • 渔舠:渔船。

翻译

东周时期的《黍离》诗篇先于雅乐消亡,南楚的《离骚》文学又经历了变迁。 纵观汉唐的文学体裁,古今的李白和杜甫以其雄壮豪放的诗风著称。 青翠的树林中,晨曦里双鸟鸣叫;碧蓝的大海之上,秋风中有人钓起神话中的六只巨鳌。 白发苍苍的诗翁领会了自然的情趣,在吴山一笑之间,乘着渔船返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变迁的感慨。诗中“东周离黍先亡雅,南楚崇兰又变骚”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尊重和怀念。后文通过对李白、杜甫的提及,表达了对他们雄壮豪放诗风的赞赏。结尾处的“白发诗翁会天趣,吴山一笑返渔舠”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情趣的领悟和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