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白君举

昆仑西日水东溟,何处清风起独醒。 远道云烟今古树,行人朝暮短长亭。 草铺平野春如剪,花落重门昼不扃。 不有茅茨容啸傲,终南山色为谁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这里泛指西方。
  • :大海。
  • 独醒:独自清醒,比喻超脱世俗。
  • 远道:遥远的道路。
  • 短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饯别处,也指旅程的短暂与漫长。
  • 草铺平野:草地铺展在广阔的平原上。
  • :门闩,这里指关闭。
  • 茅茨:茅草屋顶,指简陋的房屋。
  • 容啸傲:容许自由自在地高声吟咏。
  •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这里象征着隐居之地。

翻译

西方的昆仑山下,太阳沉入水中,东方的海洋波光粼粼。 在何处能感受到清风,让我独自清醒? 远方的道路上,云烟缭绕着古老的树木, 旅人们从早到晚,经过一个个短长亭。 草地铺满了平坦的野地,春天仿佛被剪刀修剪过, 花朵落在重重门扉之外,白昼里门也不关闭。 若没有那简陋的茅屋容我自由吟咏, 那终南山的青翠景色,又是为了谁而存在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昆仑、东溟、远道、短长亭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独醒”一词,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后两句以终南山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自由的无限向往。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