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金陵漕运

金陵从古帝王州,漕运君今事胜游。 丹凤有台春树老,乌衣无国夕阳收。 潮声挟雨翻蛟室,山气浮云结蜃楼。 白发高堂日相待,早回兰桡莫淹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市,古代曾为多个朝代的都城。
  • 漕运:古代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和其他物资的制度。
  • 丹凤有台:指金陵的凤凰台,传说中凤凰曾在此栖息。
  • 乌衣:指乌衣巷,金陵的一个地名,曾是东晋时期贵族居住的地方。
  • 挟雨:带着雨。
  • 蛟室:传说中蛟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江河。
  • 蜃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山气浮云形成的幻景。
  • 高堂:指家中长辈。
  • 兰桡: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船。
  • 淹留:停留。

翻译

金陵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的都城,如今你作为漕运官员,在这里的旅行定是胜过寻常。凤凰台上的春树已显老态,乌衣巷已无往日繁华,夕阳正缓缓落下。潮声带着雨点翻滚在江河之中,山间的云气仿佛凝结成了海市蜃楼。家中的长辈正日日盼望着你,早点乘船回家,不要在此停留太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古都风貌和漕运官员的旅行情景,通过对凤凰台、乌衣巷等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金陵的历史沧桑。诗中“潮声挟雨翻蛟室,山气浮云结蜃楼”一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结尾处提醒友人早日归家,不要留恋外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期望。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