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 李瓒
泽国春馀江树尽,柳花无数没凫翁。 每当白日飞晴雪,似与游丝逐惠风。 灞上啼莺孤驿外,隋堤归马夕阳中。 离人欲折还惊叹,空对桑条恨不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泽国:多水的地方,这里指江南水乡。
  • 春馀:春末。
  • 江树尽:江边的树木已经凋零。
  • 凫翁:野鸭。
  • 晴雪:比喻柳絮如雪。
  • 游丝:飘动的蛛丝。
  • 惠风:和风。
  • 灞上:灞水之上,古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
  • 孤驿:孤寂的驿站。
  • 隋堤:隋朝修建的堤岸,这里指堤岸上的柳树。
  • 归马:归途中的马。
  • 夕阳中:夕阳的余晖中。
  • 离人:离别的人。
  • 桑条:桑树的枝条。

翻译

江南水乡春末,江边的树木已凋零,柳花如雪,覆盖了无数的野鸭。在白日晴朗的天空下,柳絮飞舞如雪,似乎与飘动的蛛丝一起追逐着和风。灞水之上,孤寂的驿站外,啼莺声声;隋堤上,归途中的马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前行。离别的人想要折柳送别,却惊叹于这空旷的景象,只能对着桑树的枝条,无尽地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末江南水乡的景色,通过柳花、野鸭、晴雪、游丝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美丽。诗中“每当白日飞晴雪”一句,巧妙地将柳絮比作晴空中的雪花,形象生动。后两句通过灞上孤驿和隋堤归马的描绘,增添了离别的哀愁。结尾的“离人欲折还惊叹,空对桑条恨不穷”则深刻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瓒

李瓒

元平江路人,字子粲,一字子鬯,号弋阳山樵。旁通佛经及庄周之学。有《弋阳山樵稿》。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