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楚门
使臣当何如,所司在周询。
哲王重观察,民情苦难伸。
我从天上来,乘桴赴南闽。
舣舟楚门岸,奄忽踰一旬。
此邦俯要冲,道路当海滨。
民力困兼并,徵求尽鸡豚。
浙东惟七州,地狭民亦贫。
所凭舟楫利,生理恒艰辛。
视之等菹醢,雄吞竟何人。
我于十日来,有耳不愿闻。
尽从方门至,使者如鱼鳞。
舟车日旁午,钧符星流奔。
故令恶少徒,什伍恒成群。
白昼肆攘敚,渔猎据通津。
凶燄嘘可炙,人命同轻尘。
内君命尤严,所在毋敢论。
昔有五侯宅,今有五府门。
五府皆贵公,拟迹王侯邻。
纡朱曳组绶,富及子与孙。
圣恩与鸿濛,无物与比伦。
乃复为五虎,啮人如膻荤。
五侯昔何如,诛夷到荄根。
以今鉴往者,伤哉竟难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臣:古代的官员,特指被派遣执行特定任务的官员。
- 周询:广泛地询问和调查。
- 哲王:贤明的君王。
- 乘桴:乘坐小船。
- 舣舟:停船靠岸。
- 奄忽:突然,迅速。
- 兼并:吞并,合并。
- 菹醢: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剁成肉酱。
- 方门:指地方的门户,这里指地方的入口。
- 钧符:古代的符节,用以证明身份或命令。
- 攘敚:抢夺。
- 通津:重要的渡口。
- 纡朱曳组绶:形容官员穿着华丽的服饰。
- 鸿濛:混沌未分的状态,这里比喻广大无边的恩泽。
- 膻荤:指腥臭的食物,比喻残暴的行为。
翻译
使臣应当如何行事?他们的职责在于广泛地询问和调查。贤明的君王重视观察,但民情却难以得到伸张。我来自天上,乘坐小船前往南闽。停船靠岸在楚门岸边,突然间已经过去了一旬。这个国家位于要冲之地,道路直通海滨。民众因兼并而困苦,征税涉及到了鸡和猪。浙东只有七个州,土地狭小,民众也贫穷。依靠舟楫为生,生活总是艰辛。看他们如同被剁成肉酱,究竟是谁如此雄吞?十天来,我已不愿再听。从方门到这里,使者如鱼鳞般密集。舟车日夜不停,符节如流星般奔忙。因此恶少成群结队,白天肆意抢夺,占据重要渡口。他们的凶焰足以炙人,人命如同轻尘。内君的命令尤为严厉,无人敢在此议论。昔日有五侯的宅邸,今日有五府的大门。五府的主人都是显贵,他们的地位堪比王侯。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富贵传给子孙。圣恩广大无边,无物可比。然而他们却成了五虎,残暴如食腥臭之物。五侯昔日如何?被诛杀至根。以今鉴古,悲伤难以言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社会的不公与苦难,通过使臣的视角,展现了民众生活的艰辛和官员的腐败。诗中,“使臣”与“哲王”形成对比,前者虽有职责却无法改变现状,后者虽贤明却难以触及民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菹醢”、“五虎”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批判力度。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