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杨柳堤边看渡船,金山山上访金仙。 一江风起尘扬海,两岸潮来浪拍天。 龙化老人频问法,狐为少妇窃听禅。 此机何与书生事,且借方床熟昼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柳堤:长满杨柳的堤岸。
  • 金山: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 金仙:指佛教中的高僧或神仙。
  • 一江:指长江。
  • 龙化老人:指传说中变化多端的老人,可能指高僧或道士。
  • 狐为少妇:指狐狸变成的少妇,这里可能指妖精或神秘的女性。
  • 窃听禅:偷偷听禅,禅指佛教的修行方法。
  • 此机:这里指禅机,即佛教中的深奥道理。
  • 书生:读书人,指作者自己。
  • 方床:方形的床。
  • 熟昼眠:白天熟睡。

翻译

在杨柳环绕的堤岸边,我静静地看着渡船来往,登上金山山,拜访那里的金仙。长江上风起时,尘土飞扬,仿佛海面上的波涛;两岸潮水涌来,巨浪拍打着天空。传说中的龙化老人频频向我传授佛法,而狐狸变成的少妇则在偷偷地听禅。这些深奥的禅机与我这个书生有何关系呢?我还是借用这方形的床,好好地在白天熟睡一番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金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与神秘传说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世事超然的态度。诗中“一江风起尘扬海,两岸潮来浪拍天”生动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而“龙化老人”与“狐为少妇”则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禅机的不解与超脱,选择在白天熟睡,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