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铁仙人琴书安

乐窝举世之乐,无如鼓琴。琴可以禁人之邪心,易人之哇淫。 举世之乐,莫如读书。书可以绝小人之狭邪,履君子之坦涂。 世人为乐千种有,不如我乐长可保。彼有嗜酒乐饮,逢毒若酖。 艳妻欢娱,自令身枯。溺货殖,为盗贼积。崇势凌人,鬼神龂嗔。 早官骄子,疾为祸首。或世所乐,自诡神仙。累万人学,无一长年。 有乐放恣,毁除须发。捐弃父母,终竟不觉。有察于狱,谓彼不憯。 性习浸移,久而泰甚。凡此众乐,岂不可怀。不如我乐,无患与灾。 铁仙左琴右书传,终日危坐笑以咍。忽见吾诗仰天歌,铁仙岂不大乐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琴:弹奏古琴。
  • 禁人之邪心:抑制人的邪恶念头。
  • 易人之哇淫:改变人的放纵行为。
  • 绝小人之狭邪:断绝小人的邪恶行为。
  • 履君子之坦涂:行走君子的正直之路。
  • 溺货殖:沉迷于财富积累。
  • 崇势凌人:倚仗权势欺压他人。
  • 鬼神龂嗔:鬼神也会愤怒。
  • 早官骄子:过早地做官,骄傲自大的人。
  • 疾为祸首:很快成为祸害的源头。
  • 自诡神仙:自称为神仙。
  • 无一长年:没有一个人能长寿。
  • 有乐放恣:有的人放纵享乐。
  • 毁除须发:剃除须发。
  • 捐弃父母:抛弃父母。
  • 终竟不觉:最终没有觉悟。
  • 有察于狱:有的人在监狱中反省。
  • 性习浸移:性格习惯逐渐改变。
  • 久而泰甚:时间久了变得更好。
  • 无患与灾:没有忧患和灾难。
  • 危坐笑以咍:端坐而笑。
  • 铁仙岂不大乐哉:铁仙难道不是非常快乐吗?

翻译

世间所有的乐趣,没有比得上弹奏古琴的。古琴能抑制人的邪恶念头,改变人的放纵行为。 世间所有的乐趣,没有比得上读书的。读书能断绝小人的邪恶行为,行走君子的正直之路。 世人的乐趣有千种,但都不如我的乐趣能够长久保持。有些人喜欢饮酒,却如同饮毒;有些人沉溺于妻子的欢娱,却使自己身陷困境。有些人沉迷于财富积累,却为盗贼积攒;有些人倚仗权势欺压他人,连鬼神也会愤怒。有些人过早地做官,骄傲自大,很快成为祸害的源头。有些人自称为神仙,但成千上万的人学习,却没有一个人能长寿。有些人放纵享乐,剃除须发,抛弃父母,最终没有觉悟。有些人虽然在监狱中反省,但性格习惯逐渐改变,时间久了变得更好。所有这些乐趣,难道不值得怀念吗?但都不如我的乐趣,没有忧患和灾难。铁仙左手弹琴,右手读书,终日端坐而笑。忽然看到我的诗,仰天歌唱,铁仙难道不是非常快乐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世间各种乐趣,强调了弹琴和读书的独特价值。琴能净化心灵,书能指引正道,这两者所带来的乐趣是持久且无害的。诗中列举了其他乐趣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如沉迷、骄傲、放纵等,进一步突出了琴书之乐的优越性。最后,诗人以铁仙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精神生活的理想状态,表达了对纯粹、高尚乐趣的向往和赞美。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