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知府寄来诗韵

离筵酒尽暮烟微,儿子牵衣泣草扉。 万里风尘诸弟散,十年江海故人稀。 少陵苦恨无家别,季子羞誇衣锦归。 谩忆山窗啸吟处,缃帘花影叠朝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筵(lí yán):离别的宴席。
  • 草扉(cǎo fēi):简陋的门。
  • 诸弟:指同辈的兄弟们。
  •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居少陵,故称。
  • 无家别:杜甫的诗作《无家别》,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痛苦。
  • 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季札,后泛指有才学的人。
  • 衣锦归:穿着锦衣回家,比喻富贵后荣归故里。
  • 谩忆(màn yì):徒然回忆。
  • 啸吟:吟咏,吟诗。
  • 缃帘(xiāng lián):浅黄色的帘子。

翻译

离别的宴席上酒已饮尽,暮色中的烟雾微弱,儿子牵着我的衣袖在简陋的门前哭泣。 万里之外的风尘中,兄弟们各自分散,十年的江海漂泊,旧日的朋友已所剩无几。 像杜甫那样痛苦地悔恨无法归家,而有才学的人却羞于夸耀自己衣锦还乡。 徒然回忆起山间窗下吟诗的地方,浅黄色的帘子映着花影,叠映着朝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与对往昔的回忆。诗中通过“离筵酒尽”、“儿子牵衣泣草扉”等细节,生动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同时,通过“万里风尘诸弟散”、“十年江海故人稀”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后两句则通过对杜甫和季子的引用,表达了对家国情怀和个人荣辱的深刻思考。最后,以“缃帘花影叠朝晖”的意象,寄托了对美好往昔的无限怀念。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