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史致仕还里

委佩声遥转禁池,每依朝彩认龙旗。 白头强健追班早,青琐从容侍讲迟。 天上宸章优老日,里中孙子望归时。 多情好是长淮月,时逐心旌照玉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委佩:指官员离职时解下的佩玉。
  • 禁池:指皇宫中的池塘。
  • 朝彩:朝霞,比喻朝廷的荣光。
  • 龙旗:皇帝的旗帜。
  • 白头:指年老。
  • 强健:健康有力。
  • 追班:追赶行列,指按时上朝。
  • 青琐:宫门上的一种装饰,借指宫廷。
  • 侍讲:给皇帝讲学。
  • 宸章:皇帝的诗文。
  • 优老:优待老人。
  • 里中:家乡。
  • 孙子:子孙。
  • 长淮月:长淮河上的月亮,长淮即淮河。
  • 心旌:心神不定,比喻心情激动。
  • 玉墀:玉制的台阶,指皇宫。

翻译

随着解下的佩玉声在禁池边渐渐远去,我常常依稀辨认出朝霞中龙旗的影子。 白发苍苍却依然健康,早早地追赶着上朝的行列,在宫廷中从容地给皇帝讲学,时间总是显得那么缓慢。 天上的皇帝诗文优待老人,家乡的子孙们期盼着我的归来。 最是那长淮河上的月亮多情,时常随着我激动的心情,照耀着皇宫的玉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老的官员退休回乡的情景,通过对比宫廷生活与家乡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退休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委佩声遥转禁池”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官员离职时的庄严与宁静,而“长淮月”则巧妙地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