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阁学士赴上都

从官万骑拥銮舆,东阁词臣载宝书。 雨过草肥金络马,月明山转紫驼车。 龙庭日近瀛洲路,滦水天高玉帝居。 明日仙凡便相隔,少年寮吏谩踌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銮舆(luán yú):皇帝的车驾。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 金络马:装饰华丽的马。
  • 紫驼车:用紫色骆驼拉的车,指贵族或高官的座车。
  • 龙庭:指皇宫。
  • 瀛洲(yíng zhōu):神话中的仙境,比喻皇帝的居所。
  • 滦水(luán shuǐ):水名,在今河北省。
  • 玉帝居:比喻皇帝的居所。
  • 寮吏:指官府中的小吏。
  •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的样子。

翻译

随从的官员和万骑护卫着皇帝的车驾,东阁的文学侍从们携带着珍贵的书籍。雨后草地肥沃,装饰华丽的马儿悠闲地吃草;月光下,山峦转角处,贵族的紫色骆驼车缓缓行驶。皇宫近在咫尺,仿佛通往神话中的瀛洲之路;滦水之上,天空高远,宛如玉帝的居所。明天,仙境与凡间便将相隔,年轻的官府小吏们不禁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况,通过“銮舆”、“宝书”、“金络马”、“紫驼车”等意象,展现了皇家出行的豪华与庄严。诗中“龙庭日近瀛洲路,滦水天高玉帝居”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神话结合,表达了皇帝居所的尊贵与超凡。结尾的“明日仙凡便相隔,少年寮吏谩踌躇”则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