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成

万叶萧萧独厌听,长江日脚未全晴。 豆遗晨垄芽齐白,稻尽秋田孕更青。 偶向前村逢断岸,欲寻古寺傍山行。 嫩寒日暮添萧索,无那新来禁酒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叶萧萧: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 日脚:指太阳的光线。
  • 豆遗晨垄:指早晨田垄上的豆子。
  • 稻尽秋田:指秋天的田地里稻谷已经收割完毕。
  • 孕更青:指稻田里新长出的青苗。
  • 断岸:指河流中断裂的岸边。
  • 嫩寒:指初春的寒意。
  • 无那:无奈。
  • 禁酒亭:禁止饮酒的地方。

翻译

树叶沙沙作响,我独自听得厌烦,长江上的阳光还未完全晴朗。早晨田垄上的豆子已经发芽,白白嫩嫩,秋天的田地里稻谷收割完毕,新长出的青苗更加翠绿。偶然间走到前方的村庄,遇到了河流断裂的岸边,想要寻找古老的寺庙,便沿着山间小路前行。初春的寒意,加上日暮的萧索,无奈新近禁止饮酒的地方,更添了几分寂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末冬初的景象,通过“万叶萧萧”、“长江日脚未全晴”等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中“豆遗晨垄芽齐白,稻尽秋田孕更青”展现了田野的生机与变化,而“偶向前村逢断岸,欲寻古寺傍山行”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最后两句“嫩寒日暮添萧索,无那新来禁酒亭”则透露出诗人对禁酒令的无奈和对寂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