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

· 惟则
銮江镇上双江洲,大船解缆荒洲头。 挂帆蔽空搥鼓发,白浪卷雪风萧飕。 故山三日忽到眼,恍忽天上飞骅骝。 向来归兴有如此,今日送子心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銮江镇: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江边的镇子。
  • 双江洲:指两条江交汇处的岛屿或沙洲。
  • 解缆:解开系船的绳索,准备开船。
  • 蔽空:遮天蔽日,形容帆船的帆布非常大。
  • 搥鼓:敲鼓,古代船只出发时常有此仪式。
  • 萧飕:形容风声。
  • 骅骝:古代良马名,这里比喻船行迅速。
  • 悠悠:形容心情的深远和复杂。

翻译

在銮江镇上的双江洲,大船解开了缆绳,停在荒凉的洲头。船帆如云遮天,鼓声隆隆,船只乘风破浪,白浪如雪,风声萧瑟。故山的景色三天就忽然映入眼帘,仿佛天上的良马飞驰而来。一直以来,我的归乡之兴就是如此强烈,而今天送你离去,我的心情却是复杂而深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中通过“銮江镇”、“双江洲”等地理名词,勾勒出一幅江边送别的画面。帆船解缆、鼓声震天、风浪翻滚,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出发的壮观场面。后两句则通过“故山”和“骅骝”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乡的向往。

惟则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