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轻飙(biāo):轻风。
- 掠:轻轻擦过。
- 晚莎:晚秋的莎草。
- 秋物:秋天的景物。
- 惨:凄凉。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山河。
- 战垒:古代战争中用于防御的土堆或土墙。
- 平时少:平时很少见。
- 斋坛:祭祀用的坛场。
- 上处多:上面(指斋坛)的地方很多。
- 楚虽屈子重:楚国虽然重视屈原(屈子)。
- 汉亦忆廉颇:汉朝也怀念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 不及:比不上。
- 云台议:指汉朝在云台上举行的重要会议。
- 空山老薜萝:空旷的山中老去的薜荔和萝藦。
翻译
轻风轻轻掠过晚秋的莎草,秋天的景物让山河显得凄凉。 战争的堡垒在平时很少见到,而祭祀的坛场却处处可见。 楚国虽然重视屈原,汉朝也怀念廉颇。 但这些都比不上汉朝在云台上的重要会议,我只能在这空旷的山中,看着薜荔和萝藦老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战争与祭祀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无奈。诗中“轻飙掠晚莎”一句,以轻风和晚秋的莎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屈原和廉颇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然而,“不及云台议”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只能在空山中感叹时光的流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罗隐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