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州

· 乃贤
日落陵州路,沿流古岸傍。 泊舟人自语,听雨夜偏长。 过客愁闻盗,荒村久绝粮。 何人肯忧国,得似董贤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州:地名,今四川省仁寿县。
  • 董贤良:指董仲舒,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贤良方正科的创始人。

翻译

日落时分,行走在陵州的道路上,沿着古老的河岸前行。 停泊的船只上,人们自言自语,夜晚的雨声让这夜显得格外漫长。 过往的旅客忧心忡忡地谈论着盗贼的猖獗,荒凉的村庄已经很久没有粮食了。 有谁能够像董仲舒那样,真正关心国家的安危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诗人乃贤在陵州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日落、古岸、泊舟、听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忧愁的氛围。后两句直接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贤良之士的渴望,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困境的深刻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