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斋为四明王鍊师赋

· 乃贤
乘槎昔过榑桑东,黄云惨淡浮青空。 双龙倒挟两珠树,六鳌戴出三神宫。 绛阙瑶台压秋水,箾韶九奏钧天里。 霓旌杂沓拥群仙,雾织衣裳云织履。 缑山王子学长生,翩翩跨鹤游蓬瀛。 露下琼林翠裾薄,风清碧落鸾笙鸣。 白月团团夜深起,清光倒射沧溟底。 丹崖石壁转头空,一色玻璃三万里。 百年变灭如春烟,海波生见成桑田。 铜爵华砖土痕蚀,玉鱼金盌人间传。 昨日逢君滦水上,握手高歌成慨慷。 山斋何日赋归来,坐看孤云起青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榑桑(fú sāng):古代传说中的神树,位于东方。
  • 六鳌(liù áo):神话中的六只巨鳌,传说能背负山岳。
  • 三神宫:指神话中的三座神宫。
  • 箾韶(xiāo sháo):古代的一种乐器。
  • 霓旌(ní jīng):五彩缤纷的旗帜。
  • 缑山(gōu shān):传说中的仙山。
  • 蓬瀛(péng yíng):传说中的仙境。
  • 碧落(bì luò):天空。
  • 玻璃(bō lí):这里比喻清澈透明的水面。
  • 铜爵(tóng jué):古代的酒器。
  • 华砖(huá zhuān):装饰华丽的砖。
  • 玉鱼金盌(yù yú jīn wǎn):珍贵的玉制鱼形和金制碗。
  • 滦水(luán shuǐ):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孤云(gū yún):孤独的云。

翻译

乘着筏子,我曾经过东方的榑桑,黄云在青空中惨淡飘浮。双龙倒挂,挟持着两棵珠树,六只巨鳌背负着三座神宫。绛色的宫阙和瑶台压在秋水之上,箾韶乐声在钧天中奏响。五彩缤纷的旗帜杂乱地拥着群仙,雾织的衣裳,云织的履。缑山上的王子学习长生不老,轻盈地跨鹤游历蓬瀛仙境。露水落在翠绿的衣裾上,风清月明,天空中的鸾笙鸣响。白月在深夜中团团升起,清光倒映在沧溟之底。丹崖石壁转瞬即逝,一片玻璃般的水面延伸三万里。百年间的变迁如同春烟,海波生出,桑田变迁。铜爵和华砖上的土痕已被侵蚀,玉鱼和金盌在人间流传。昨日在滦水上遇见你,握手高歌,感慨万分。山中的斋房何时能归来,坐看孤云在青嶂上升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神话般的仙境图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仙境的神秘与美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和仙境意象,如榑桑、双龙、六鳌、三神宫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通过对百年变灭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