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州阳平化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 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 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寻真:寻求仙道。
  • 巡礼:指朝拜圣地。
  • 阳平:地名,指阳平关,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
  • 波澜:波浪起伏的样子。
  • 气象:自然界的景色和气氛。
  • 殿严:殿堂庄严。
  • 孙氏貌:指殿内供奉的孙思邈像。
  • 碑暗:碑文模糊不清。
  • 系师:指道教中的高师。
  • 登坛醮:在坛上进行道教的祭祀仪式。
  • 森磬声:磬声悠扬,回响不绝。

翻译

我寻求仙道,游历至胜境,朝拜圣地来到阳平。 水流远去,波澜碧绿,山峰高耸,气象清新。 殿堂庄严,供奉着孙思邈的像,碑文模糊,记着道教高师的名。 夜晚月色下,我登上坛进行祭祀,松林中,磬声悠扬,回响不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徐氏在阳平关的道教圣地巡礼的情景。诗中,“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生动地勾勒出了阳平关的自然美景,展现了其清幽脱俗的氛围。后句通过“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尊崇。结尾的“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则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宗教仪式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磬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虔诚与宁静。

蜀太后徐氏

名不详。成都(今属四川)人徐耕之次女。唐末与其姊同为王建所纳。王建即前蜀帝位后,封为贵妃。王衍即位,册为顺圣太后。咸康元年(公元925年),随王衍游青城山,与其姊翊圣太妃赋诗唱和。是年十一月前蜀亡。次年四月,随王衍赴洛阳,于秦川驿被杀。事迹据《鉴诫录·卷五》、《蜀梼杌·卷下》。《全唐诗》存诗八首,小传中误以妹为姊。参见花蕊夫人。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