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丈人观:指道教的庙宇。
- 谒(yè):拜见。
- 御容:皇帝的画像或塑像。
- 圣帝:指已故的皇帝。
- 梧野:指传说中舜帝葬于苍梧之野,这里可能指皇帝的陵墓。
- 躬:亲自。
- 三径路:指通往皇帝陵墓的道路。
- 九嶷山:山名,位于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舜帝葬于此。
- 岚(lán):山中的雾气。
- 迥(jiǒng):远。
- 积翠:指山中郁郁葱葱的树木。
- 期修:希望修习。
- 封禅礼: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 方俟:正等待。
- 再跻攀:再次攀登,这里指再次朝拜。
翻译
圣明的皇帝已经归葬于苍梧之野,我亲自前来拜见他的御容。 沿着通往陵墓的三径路前行,仿佛攀登上了九嶷山。 阳光照耀着远处的山雾,云彩横亘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间。 我希望能修习封禅的礼仪,正等待着再次来此朝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蜀太后徐氏前往道教庙宇拜谒先帝御容的场景,表达了她对先帝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三径路”与“九嶷山”的比喻,展现了朝拜之路的庄重与神圣。末句表达了太后对封禅礼仪的向往,以及对再次朝拜的期待,体现了她对先帝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礼仪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