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净慈忆沅禅师

· 释英
慧日峰前阁,重来百感增。 空存黄面老,不见白头僧。 道偈书犹在,埋铭刻未曾。 有诗行已久,何必上传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慧日峰:山峰名,此处指净慈寺所在的山峰。
  • 黄面老:指佛像,因佛像常涂以黄色。
  • 白头僧:指年老的僧人,这里特指沅禅师。
  • 道偈:佛教中的偈语,通常用于表达佛法教义。
  • 埋铭:埋在地下的墓志铭,用以纪念死者。
  • 传灯:佛教用语,意指传承佛法,如同传递灯火,使佛法永续不断。

翻译

站在慧日峰前的阁楼上,再次来到这里,百感交集。 空荡荡地只剩下黄色的佛像,却再也看不到那位白发苍苍的僧人。 他的道偈书依然留存,但他的墓志铭还未刻成。 他的诗作早已流传许久,又何必非要将它们传之于世,如同传递佛法的灯火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重游净慈寺时对已故沅禅师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对慧日峰前阁楼的描绘,以及对黄面老与白头僧的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末句“有诗行已久,何必上传灯”则体现了诗人对沅禅师诗作流传的认可,同时表达了对传统传灯仪式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传承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精神与作品的实质流传。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释英

英字实存,钱塘人。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历走闽、海、江、淮、燕、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 ► 22篇诗文

释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