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二乔手卷二绝

小郎斫案怒生嗔,亚婿提兵算若神。 借使横江风不便,可能铜雀锁佳人。
拼音

注释

荆卿歌:《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髮尽上指冠。」 相如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酌:原作「舞」,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白虹:宝剑名。晋·崔豹《古今注·舆服》:「吴大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青蛇:古宝剑名。白乐天《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彼戮鲸鲵与截犀兕,未若我提青蛇而斩白蛇。」此泛指宝剑。 干将:一作「鬭将」。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 杀杀:刀剑寒光四射貌。 纽:剑柄上用以悬繫饰物之襻纽。 潜虬:潜伏深处之龙。 郁律:屈曲夭矫貌。 绕身:原作「逐奋」,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我为捧之泣」句:董本、马本、类苑、胡本作「何人为铸之」。 「我为捧之泣,此剑别来久」句:一作「何人为铸之,干将别来久」。 堇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宋施苏等《会稽志·山·府城·会稽县》:「赤堇山,在县东三十里。旧经云:『欧冶子为越王铸剑之所。』《越绝》云:『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堇,一作「近」。 「幽匣狱底埋」句:《晋书·张华传》载:张华见斗牛之间有紫气,问于雷焕,雷焕告之以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后张华果于丰城狱中掘得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匣,原作「质」,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中,卢本、杨本、全诗作「底」,蜀本作「边」。 「神人水心守」句: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曲水》:「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河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水心,双关,既明谓水中央,又暗喻宝剑。 「本是稽泥淬」句:张华得雷焕所取剑,以稽山之泥淬之。是,蜀本、卢本、文粹作「用」,似是;稽泥,一作「泥稽淬」。 「果非雷焕有」句:《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二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遂失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之延平津,剑忽跃出坠水中。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焕,原作「涣」,据蜀本、卢本、全诗及《晋书》改。 剸:割,截断。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通俗文》:「截断曰剸。」 犀:牛,哺乳类动物,形略似牛,吻上多有一角,皮厚而韧,产于热带森林。 兕:古代犀牛类动物,一说即雄犀牛,皮厚,可以制甲。 琼玖:琼与玖,此泛指玉石。《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玖。」毛传:「琼、玖,玉名。」 「太古初断鳌」句:《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东汉·高诱注:「鳌,大龟。天废顿以鳌足柱之。」太古,上古,远古。 「武王亲击纣」句:牧野之战,纣王战败自焚,武王至纣王死所,以剑击之,断其首,悬大白之旗。事详《史记·周本纪》。 「燕丹卷地图」句:燕太子丹使荆轲藏短剑于督亢地图之中以献秦王,欲藉机行刺。事详《史记·刺客列传》。 「陈平绾花绶」句:《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投项羽,以功受官赐金。项羽因部下战败,怒欲杀将,陈平惧及祸,「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花绶,织有花彩用于繫官印之丝带,绾绶即辞官言归。 「曾被桂树枝,寒光射林薮」句:《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薮:卢本、文粹、钱校作「莽」,卢校「『莽』有某音,自叶。」 稂莠:泛指对禾苗有害之杂草。 「曾经铸农器,利用剪稂莠」句:《孔子家语·致思》:「销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迁宫中。」后因用作销兵偃武之典。 牝牡:鸟兽之雌性与雄性。《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晋末武库烧,脱然排户牖」句:南朝宋·刘定叔《异苑》载,晋惠帝元康五年,武库火灾,烧汉高祖斩白蛇剑、孔子履、王莽头等三物。皆见此剑穿屋飞去,莫知所终。 往:卢本作「在」。 诟:音「苟」。《玉篇·言部》:「诟,耻辱也。」 风胡:一作「风壶」,春秋楚人,精于铸剑、识剑。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楚昭王召风胡子求宝剑,「风胡子奏之楚王。楚王见此三剑之精神,大悦风胡子……风胡子对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鸦九:亦作鸦九,姓张,唐人,善铸剑。白乐天《鸦九剑》:「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 用:原作「宝」,据卢本、全诗、文粹、钱校改) 防:原作「惊」,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作改。 「留斩泓下蛟」句:佽飞,亦作佽非,春秋楚国勇士。《淮南子·道应》:「荆有佽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渡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夹绕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瞋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予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 君:一作「古」。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郎:指年轻的男子,这里特指周瑜。
  • 斫案:用刀斧砍击桌子,形容愤怒至极。
  • 怒生嗔:愤怒得发怒。
  • 亚婿:指周瑜,因其妻是小乔的姐姐,故称亚婿。
  • 提兵:率领军队。
  • 算若神:计谋高超,如同神一般。
  • 借使:假使,即使。
  • 横江:指长江。
  • 可能:或许,可能。
  • 铜雀:指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建的铜雀台,象征曹操的权势。
  • 佳人:美女,这里指大乔和小乔。

翻译

年轻的周瑜愤怒地砍击桌子,他的愤怒如同烈火般燃烧。他的姐夫,也是他的盟友,率领军队,计谋高超如同神明。即使长江的风不顺,或许曹操的铜雀台也无法锁住那两位美丽的佳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周瑜的愤怒和智谋,以及对曹操可能的失败的暗示,展现了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气概和智略。诗中“小郎斫案怒生嗔”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周瑜的愤怒,而“亚婿提兵算若神”则赞美了他的军事才能。后两句则通过假设的情景,表达了对周瑜能够战胜曹操的信心,同时也隐含了对曹操的讽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陆文圭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能力。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