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草行

· 陈基
原上秋风吹百草,半青半黄色枯槁。 城头日出光杲杲,腰镰晓踏城门道。 门头草多露未晞,尔镰利钝尔自知。 一人刈草一马肥,马不肥兮人受笞。 城中官厩三万匹,一匹日餐禾一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割。
  • 杲杲(gǎo gǎo):形容阳光明亮。
  • :一种农具,用于割草或收割庄稼。
  • (xī):干燥。
  • (chī):用鞭子或竹板打。
  • 官厩:官方的马厩。

翻译

原野上的秋风轻轻吹拂着百草,它们半青半黄,显得枯槁。 城头上,太阳初升,光芒明亮,清晨时分,人们腰间挂着镰刀,踏着城门道去割草。 城门外的草地上,露水还未干,你们的镰刀是否锋利,只有你们自己知道。 一个人割草,一匹马就能肥壮,如果马不肥壮,那人就要受到鞭打。 城中的官方马厩里养着三万匹马,每匹马每天要吃掉一石的禾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早晨,农民们为了喂养官厩中的马匹而辛勤割草的情景。诗中通过“原上秋风吹百草”和“城头日出光杲杲”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忙碌的氛围。后文提到“一人刈草一马肥,马不肥兮人受笞”,揭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马匹的重视程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陈基

陈基

元临海人,字敬初。黄弟子。至京师,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力陈顺帝并后之失,几获罪,引避归。张士诚据吴,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兴,太祖召修《元史》,赐金而还。有《夷白斋稿》。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