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五首
秋夜何迢迢,迢迢不能寐。起坐弹孤琴,写此千古意。
《鸣凤》久寂寥,《猗兰》亦憔悴。往圣既莫作,后贤孰当继。
独怜商山翁,去去复遐逝。空谷亦何有,紫芝聊可饵。
如何末路中,亦堕留侯计。羽翼傥不成,鸿鹄将垂翅。
苟可利生民,宁辞暂纡辔。区区后世名,于翁胡足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时间漫长或距离遥远。
- 寐(mèi):睡觉。
- 《鸣凤》:古代琴曲名,此处可能指代高雅的音乐或文化。
- 《猗兰》:古代琴曲名,此处可能指代高雅的音乐或文化。
- 往圣:过去的圣人。
- 后贤:后来的贤人。
- 商山翁:指商山四皓,汉初隐士,此处泛指隐士。
- 紫芝:一种菌类,古代传说中仙人食用之物,象征隐逸生活。
- 留侯计:指张良的计谋,张良曾被封为留侯。
- 羽翼:比喻辅佐或支持的力量。
- 鸿鹄:大鸟,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 纡辔(yū pèi):放松缰绳,比喻暂时放下原则或志向。
- 生民:人民。
- 胡足记:何足挂齿,不值得记挂。
翻译
秋夜是多么漫长,漫长到让人无法入睡。起身坐下弹奏孤独的琴,表达这千古不变的意境。 《鸣凤》这首曲子已经很久没有响起,《猗兰》也显得憔悴。过去的圣人已经不再出现,后来的贤人谁又能继承他们的精神呢? 唯独怜悯那些商山的隐士,他们离开尘世,远去隐居。空旷的山谷中有什么呢?只有紫芝可以作为食物。 但为何在最后的道路上,也陷入了留侯(张良)的计谋中。如果辅佐的力量不能成功,那么有远大志向的人也将垂下翅膀。 如果可以有利于人民,又怎能拒绝暂时放下原则或志向呢?那些微不足道的后世名声,对于隐士来说又有什么值得记挂的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秋夜的漫长和孤独的琴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圣贤的怀念和对后世无人继承的忧虑。诗中,“商山翁”和“紫芝”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美好,而“留侯计”和“鸿鹄垂翅”则反映了现实中的无奈和妥协。最后,诗人认为,只要有利于人民,个人名声和原则都可以暂时放下,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