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
- 凄凉:形容心情或环境孤寂冷落。
- 两浙:指浙江东西两路,古代行政区划。
- 淹:此处意为流逝。
- 萍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登龙人:指有志向、有能力的人。
- 销沈:消沉,指志向或事业未能实现。
- 戏马台:古代游乐场所,此处可能指诗人曾经欢乐的地方。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乌帽:古代文人的帽子,此处指诗人自己。
翻译
重阳佳节古今相同,我这老人心中却感到凄凉,思绪无尽。 两浙东西的岁月匆匆流逝,我一身南北漂泊,如同浮萍和飞蓬。 有志之士在消沉之外,戏马台荒凉,令人感慨。 醉中手持茱萸,怀念弟妹,不知自己的乌帽已被西风吹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的孤独与漂泊感。诗中,“重阳佳节古今同”一句,既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后文通过“两浙东西淹岁月,一身南北类萍蓬”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流逝岁月的无奈。末句“醉把茱萸怀弟妹,不知乌帽落西风”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风而逝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
陶宗仪的其他作品
- 《 三日率诸生赴礼部考试 》 —— [ 元 ] 陶宗仪
- 《 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 》 —— [ 元 ] 陶宗仪
- 《 慈云十咏灵峰古刹 》 —— [ 元 ] 陶宗仪
- 《 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 》 —— [ 元 ] 陶宗仪
- 《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 —— [ 元 ] 陶宗仪
- 《 题金华赵彦如所藏画轴 》 —— [ 元 ] 陶宗仪
- 《 题林亭高士图 》 —— [ 元 ] 陶宗仪
- 《 丁丑元日分韵得生字 》 —— [ 元 ] 陶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