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曹雪林见寄韵

告老归来鬓已秋,山中庐墓境深幽。 田园已遂陶彭泽,乡里争称马少游。 戏彩庭前思远道,解缨风外濯清流。 新诗题寄浑难和,笔力高于五凤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庐墓:指在山中隐居时所居住的简陋房屋。
  • 陶彭泽: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
  • 马少游: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静无为著称。
  • 戏彩:指在庭前嬉戏,比喻家庭和睦,生活愉悦。
  • 解缨:解开束缚,比喻摆脱世俗的束缚。
  • 濯清流:在清澈的溪流中洗涤,比喻洗涤心灵,净化思想。
  • 五凤楼:古代楼阁名,此处比喻高超的文学造诣。

翻译

告老还乡,我的鬓发已如秋霜,隐居山中,我的住所深藏幽境。 田园生活已如陶渊明般自在,乡里人都称赞我如马少游般清静。 在庭前嬉戏,思念远方的亲人,在风中解开束缚,洗涤于清澈的溪流。 你寄来的新诗,我难以和韵,你的笔力高超,远胜五凤楼上的文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告老还乡后的宁静与满足。诗中,“鬓已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老态,而“山中庐墓境深幽”则展现了其隐居环境的幽静。通过对比陶渊明和马少游,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清静无为生活的追求。后两句则通过“戏彩”和“解缨濯清流”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最后,诗人对友人寄来的诗作表示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谦逊态度。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